校园新闻

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
【专业集锦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

作者:admin浏览量:时间:2018-05-11

  一、专业介绍

 1、专业解读:

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,该专业培养符合教育部门实际需要的计算机教学及应用管理方面,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,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的专门人才。

 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、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,具有坚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、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。

  毕业生能在计算机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、科研、运行管理、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,也可在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,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。

  2、我校该专业介绍:

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,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“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(软件类)”专业。

  培养目标: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素养,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包括计算机硬件、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,能在科研部门、教育部门、企事业单位、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教学、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人才。

  培养要求: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,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,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,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。

  主干学科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
  主要课程:高等数学、英语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逻辑、计算机原理、微型计算机技术、高级语言、汇编语言、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原理、软件工程、编译原理、计算机系统结构、通信系统原理、计算机图像处理、计算机网络、局域网工程、网络安全、电子商务、多媒体技术与应用、JAVA程序设计、计算机辅助设计等。

 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包括课程实验、课程设计、认识实习、生产实习、毕业设计等。

  主要专业实践: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、数据结构课程设计、操作系统课程设计、编译原理课程设计、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、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、认识实习、生产实习、毕业设计等。

 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信息安全、信息工程等专业。

  学生就业方向:学生可在科研机构、高等学校、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设计、开发、应用、工程服务以及企业管理、研发技术管理、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。

  二、系情况介绍

  1、教师情况:

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目前有教师20名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9人。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90%,具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为85%。现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级课题多项,科研经费增长迅速。

  2、杰出教师:

  孙星明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、国家气象行业专项1项、国家水利行业专项1项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,参与国家973、863、973前期专项等国家项目多项,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六项。担任ICCCS 2015、ICCCS 2016、ICCCS 2017等国际会议主席。

  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、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、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、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、InfoCom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质量论文100多篇。多篇论文被美国Purdue大学,英国剑桥大学,挪威信息安全国家实验室等国内外同行专家引用,目前ESI全球高被引论文7篇。

  201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;201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;2010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;2006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。

  潘兆庆教授,硕士生导师,获选为2016年度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资助对象。

   陈北京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2017年获评江苏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;曾赴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、韩国成均馆大学数字媒体实验室、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等进行高级访学。 

三、人才培养特色

  理念:培养“务实进取、崇德创新”的“计”承者

  1、结合工科学生特点,深挖学校育人资源,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院生态培植实践活动中,逐渐形成了以“水塔文苑”为高峰、以“包干区文化社区”为平原、以“人文植树”、“绿植认养”、“树叶贴画”、“摄影比赛”、“猫馆长”、“青马工程”为堡垒的环境育人小气候,并积极搭建了涵盖长望塔、迎客松、英语角等校园景观在内的党建文化育人平台,很好地传承了“艰苦奋斗、自强不息”的南气精神和“务实进取、崇德创新”的人才培养理念。

  2、与北安门社区结对共建“玉兰课堂”,目前已多次开展了“夕阳红手机课堂”“将军进校讲党课”“小学生课业辅导”等结对共建项目,尤其是“夕阳红手机课堂”项目逐渐成长为北安门社区的特色项目之一。

  3、打造“1234”职业规划体系,从把握“一个中心”、用好“两把刷子”、推翻“三座大山”、借势“四大金刚”着手,将人才培养的“引进来”和“送出去”相结合,不断提升专业的就业率和升学率。

软件谷专场招聘会

实习双选会

VR科普教育公开课